历史名人事迹素材五篇86篇
历史名人事迹素材五篇86篇
历史名人事迹素材五篇8篇1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名垂史册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同天上的繁星,不但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而且数也数不清。我最喜欢的司马迁也在其中。
司马迁在公元前145年出身于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生在官吏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并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
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收集来的资料。正当他专心致志的撰写《史记》时,一个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在他头上。原来,司马迁替李光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曾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一生,但一想到父亲的嘱托,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对自己说:“人总是要死的,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耻辱`、痛苦埋在心底,重新摊开竹简,在上面写下了工整的隶字。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完成了现在人人传颂的辉煌巨著——《史记》。
这部著作,是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那整个生命写成的闪耀着光辉的著作。
司马迁的故事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与挫折,都要相信自己,相信只要精神不倒,一切都可以继续。我们要活得有意义,活的重于泰山,不能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否则就像司马迁说的一样,活的轻于鸿毛。
历史名人事迹素材五篇8篇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年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为了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起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历史名人事迹素材五篇8篇3
历史人物千千万万,有战功屡屡的英雄、有江湖上厉害的武林高手、有英勇无比又不失美丽可爱的巾帼英雄、也有智慧过人的伟大谋士。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那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啊!就是三国鼎立、聪明过人、人称智多星的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隐居乡村,后来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把他请到了刘备的阵营。
原来刘备的两个义弟非常不满诸葛亮,因此处处和他作对。可一次战役改变了关羽、张飞。他的看法,那就是——长坂坡之战,诸葛亮的聪明确实让关羽张飞刮目相看、甘拜下风,当然最高兴的是刘备。因为请到了这么聪明的谋士,还不愁统一江山?
在吴国也有一位聪明的人叫周瑜,也非常聪明,但就是小气,枉送了这么一位英勇聪明的大将,他一听说蜀国也有一位聪明的人,就很生气。把他叫到吴国对她说“孔明兄,咱们两国除了魏国很轻松,但我们却少箭,你去造十万支箭,给你十天时间,造不好可要砍头!”诸葛亮一听说“周兄,十天时间太多了,三天就够了。”说完一阵仰天长笑,离去留下的是目瞪口呆的文武百官。第二天,诸葛亮就去找鲁肃向他借十万支船、稻草人,鲁肃一听立马借给他,又不解的问“孔明,你能告诉我船、稻草人和造箭有什么关系?”诸葛亮神秘一笑的说“想知道答案吗?那请君卯时到江边来。”到了晚上,船到了曹营,突然一阵急促的鼓声,曹操吓了一大跳,看不见虚实,不敢轻易出动.只好射箭,就这样,不一会诸葛亮就得了十万支箭,曹操知道上了当想追也来不及了。鲁肃一看恍然大悟,连忙称赞诸葛亮聪明,就这样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有了十万支箭。
诸葛亮聪明吧?诸葛亮就以七个字,气死了周瑜,这七个字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既体现了诸葛亮的聪明,又体现了周瑜的小气。
诸葛亮超凡的智慧、伟大的人格,他的聪明着眼于国家大局百姓大利。他的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的思想精华,而我们要发扬这种精神,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喜欢历史,我喜欢历史的原因是因为我被这些人物的的形形色色被吸引,在我认识或者也可以说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中有许多的人物,比如:项梁、项羽、刘邦、韩信、司马迁、李世民、武则天等。好了,再多的历史人物,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说一下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也就是我们都很水洗的武则天。
我是一名女生,学了历史这门课,如果我穿越时空来到唐朝,来到武则天统治时期,我不禁意道:虽说武则天是一个女人,但是在那个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时代里,武则天却成功的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的确不容易,我们现在虽不讨论她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饱受是人另类的眼光没才走到人生的最高地位,那就是文人之上,拥有九五之尊身份的皇帝,可说一下她给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她给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她大力提倡科举,把武举也带出来了,也出现了殿试,也培养了很多人才,比如狄仁杰,他在当时社会破了很多奇冤案,受到人民的爱戴。
她是一名女子,她是如何成了最终的胜利者呢?她出生富贵人家,她是才女,可是她的一生有是如何呢?今日我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她因父亲的原因,被李世民招进宫,封他为才女,后来李世民逝去,因为后宫职工所有女子如果被混各地临幸,就要去皇家守庙当尼姑,随意她也在其中,也就去当了尼姑。
后来被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治,也就是历史上的唐太宗,看武则天多才多艺,又看上了她的美色,所以受美惑,又把她招进宫,封他为武媚娘,后来又封为皇后,因为她为唐高宗生了三男一女,她生的一女也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后来也和她的母亲武则天抢政,可不幸的是太平公主被唐玄宗杀害。
唐高宗体弱多病,最终逝去,这是就有武则天来赦政。
其实,人生道路中,就有我们的转折点只要我们努力,就能成功,就如我们今天讨论的武则天。
历史名人事迹素材五篇8篇4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20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历史名人事迹素材五篇8篇5
大家看过《中华上下五千年》吗?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诸葛亮年仅二十就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位天下奇才,“七擒孟获”大家想必听说过吧?孟获因为叛乱,使南中地区众多民族失去了安定的生活,而且也严重影响了蜀国的统治。诸葛亮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发。诸葛亮知道孟获有勇无谋,于是他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诸葛亮让大将王平带队突袭孟获的领地,孟获慌忙迎战。开战不久,王平又假装败走。不知是计的孟获穷追不舍。他就在不知不觉中被王平领到了诸葛亮的埋伏圈,孟获中了埋伏,调转马头想逃走,但无奈寡不敌众,被赶到的蜀兵捆绑起来。孟获心中懊恼无比,以为被汉人俘虏,必死无疑。但诸葛亮竟然把他放了“孟将军,您没事吧?要不咱俩去我的军队走走?”孟获发现诸葛亮的军营里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兵,刀枪破旧,旗帜破烂。这时诸葛亮问孟获自己的军队如何。孟获冷笑说:“以前我不了解你们,所以吃了败仗,现在看了你的军队,一定可以打败你。”诸葛亮一直观察他的表情说:“孟将军这次我就先放了你,你回去先整装人马,我们在打上一仗。”当天晚上孟获就来攻击诸葛亮的军队,他一窝蜂冲进营房,但没想到营房里空无一人。而营房四周早已被诸葛亮的军队包围。孟获又说:“这次是你用计,有种我们再来真枪实战的打一仗。”诸葛亮笑了,又把孟获放了。
就这样捉了又放,放了又捉。一连捉了孟获七次,最后一次孟获问诸葛亮:“我们世世代代住在这,你为何老是侵犯我们呢?”诸葛亮耐心开导他:“你们这里有汉人居住,北边也有南人来往,大家都是自己人,怎么能说是侵犯了?而我这次率军南下,还不是因为你们的叛乱吗?”孟获听了诸葛亮的话感动不已,对各军首领说:“丞相如此厚待我,我再不谢他的恩情就不知廉耻了。”
诸葛亮就这样“战胜”了孟获。
历史名人事迹素材五篇8篇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浩气长存的诗句,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时,坚贞不屈,不肯投降而写下的千古绝句。看到这两句诗,大家一定已经猜到这是谁的名句,文天祥,一位我最喜欢、最崇敬的历史人物!
文天祥原是南宋的一名大臣。1276年元军南下,占领临安,南宋皇帝被俘。抗战派大臣文天祥坚强不屈,继续抗元。不久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于大都。可他绝不屈服,百折不挠,表现出的高风亮节让世人敬仰!元朝皇帝许诺各种财物和封官加爵等手段进行劝降,但他都不为之所动,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诗词表现了他忠心为国,一身正气、不畏权势的情怀。最后元朝皇帝无奈,只好处决了他。
我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为他“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毫无所动,不做亡国奴;我崇敬英雄文天祥是因为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决心和毅力。
漫漫五千年来多少心系天下爱国爱民的志士仁人,多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之士,如荆轲、岳飞、袁崇焕等。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都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不屈不挠,衷心爱国,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国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今天gdp赶超日本,正在拥有北斗导航系统,研制出j20隐形歼击机的强大动力。
然而,今天的中国还不够强大和繁荣,在经济、科学技术、军事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美日强国,还经常受到他们的轻视和挑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栋梁,做为年轻一代的一员,我感到中国的强大要靠我们去建设,这是多么光荣而艰巨的责任!
我要学习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科学知识;我要学习文天祥的顽强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学习征途很长,但我将不畏艰难,持之以恒。我的目标就是:长大后为中国成为民主富强的国家而奉献,成为向英雄一样的了不起的人!
英雄已经逝去,英雄的精神永存,在面对困难时,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在骄傲自满时这种精神提醒着我,在建立世界观的进程中指引着我……文天祥,一位永远受我和世人喜欢和崇敬的英雄!
推荐访问:事迹 素材 历史名人 著名人物事迹素材 中国历史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关于历史人物的事迹 古代人物事迹素材简短 历史人物故事作文素材 历史名人典故作文素材 优秀历史人物作文素材600字 铭记历史的名人素材 历史人物事例素材积累 古代人物事迹素材
热门文章:
- 张桂梅老师事迹学习心得体会选集5篇2025-01-11
- “五亮五共”活动典型事迹4篇2025-01-09
- 2023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个人事迹材料5篇2025-01-09
- 青年文明号个人事迹材料5篇2025-01-09
- 安全之星先进个人优秀事迹材料6篇2025-01-08
- 张桂梅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甄选5篇2025-01-08
- 袁隆平个人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甄选3篇2025-01-07
- 法律明白人主要事迹材料4篇2025-01-06
- 三好学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模板4篇2025-01-05
- 三好学生个人事迹材料500字6篇2025-01-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