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汇报 >

2023年文化振兴乡村工作汇报材料(完整材料)

发布时间:2022-11-02 12:3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文化振兴乡村工作汇报材料(完整材料),供大家参考。

2023年文化振兴乡村工作汇报材料(完整材料)

 精品范文,下载后可编辑

 文化振兴乡村工作汇报材料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洮南市文化振兴乡村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 淳朴民风,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助力。

 一、洮南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前,乡村文化活动场地较少,群众活动单一,主要的业余休闲活 动范围就是在“牌桌”“酒桌”。近年来,乡村文化振兴的阵地建设卓有成效,群众身边 有广场、有文体活动室、有农家书屋、还有乡村博物馆、乡镇影院,为群众提供正能量的 文化服务。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逐渐将群众从“牌桌”“酒桌”上带到文化阵地上来。截 止 2019 年 6 月,我市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村级全覆盖,累 计投资 6500 万元。洮南市乡村正在逐步形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文化活动阵地。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我市 2011 年以来,洮南市建设完成 16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向阳乡、洮府乡在省里为 街道编制)。每个文化站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内设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厅、电子阅览 室、棋牌室等,配备了电脑、投影仪、乐器、音响、服装、图书、阅览桌椅、乒乓球台、 各种棋类及健身器材。

 2.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情况 我市自 2009 年开始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含农民小剧团),到 2013 年年底已达到全覆 盖。每个文化大院配发了乐器、音响、服装等文化活动器材。

 3.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2007 年以来,洮南市共建设农家书屋 221 个。认真做到每建一处书屋都能达到省厅要 求的标准,所建书屋面积都达到 20 平方米以上,设有电脑、书柜、书架、书桌、座椅和不 少于 2000 册图书等必备设施。

 4.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根据《推进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要求,洮南市从 2016 年开始建 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按照“两室、一场、一栏”标准建设,每个村投入资金 3 万余元,到 2018 年上半年全部建设完成,每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脑、投影 仪、组合音响、不少于 2000 册图书、乒乓球台、羽毛球柱及其他配套设备等。

 5.农村文化健身小广场建设情况 2013 年以来,我市新建、改建了 408 个文化小广场(全市 633 个自然屯,目前建设完 成的占自然屯总数的 61.5%),每个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投入 10 万元以上,硬化面积均在 800 平方米以上,同时配建了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和标牌等,目前已经全部投入使用。

 6.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 2018 年文广新局开始对 221 个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 两台电脑、一台数字电视,2018 年底已完成 221 个农家书屋数字化图书馆设备采购、设备 发放、安装工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大大提升农家书屋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使农民群众 切实感受到电子信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7.乡村博物馆建设情况 乡村博物馆建设,对传承、发展区域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7 年以来,我 市累计申报“吉林印记”乡村博物馆建设项目 5 个(东升乡福民村、洮府乡万福村、万宝 镇碱土村、安定镇四海村、胡力吐蒙古族乡),目前已经全部获得省文物局批准,相关奖 励资金也正在陆续发放。

 8.乡镇电影院建设情况 洮南市共有 12 支电影放映队,坚持每村每月一场电影,每年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 2544 场以上,惠及全市 28 万农村群众;2017 年我市又完成洮南市 18 个乡镇影院建设工 作,乡镇影院建设完成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冬季看电影难的问题。2018 年乡镇影院正 式进行放映工作,目前累计为农村群众放映电影 1064 场。

 二、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及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前,村屯环境卫生、家庭环境卫生、赡养老人、家庭贫困等问题 尤为突出,群众没有提振生活的信心、安于现状、没有集体荣誉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 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乡村文化振兴的思 想建设也逐步占领高地,近年来,我市共实施十项文化惠民工程,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 村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站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 通、村农家书屋达到全覆盖,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送培训下乡达到常态 化。依托逐步完善的乡村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的送书、送演出、送培训、送电影、竞赛、评 选等文化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对群众陶冶情操、弘扬文化、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 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源动力。

 1.打造特色品牌,深入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以“草原之夏系列活动”特色品牌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草原之夏”系列活动已成为洮南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不断有更多群众参与其 中,“农村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自办小剧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歌手大赛” 和“农民书画展”“农民阅读季”“农民篮排球赛”“广场舞汇演”等文体活动,成为群 众生活一部分;以馆、站、院为依托,大力开展“最美家庭”“脱贫能手”等为评选主题 的文艺汇演活动;“志智双扶”系列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 将道德模范故事、村规民约、好家风、好家训等助力农民长精神的文化力量送到群众的田 间地头。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真让农村长出更多的精气神,还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打造了一批内涵充实、形式多样、符合需求的乡村文化品牌。

 二是以馆、站、院为依托,开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文化活动 近几年,我市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 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活跃度越来越高,利用率大大提升,开展的活动越来越丰 富,每年举办“农村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自办小剧团优秀节目展演”,“我 的书屋,我的梦”走进乡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农民书画展”、“农民阅读季活 动”等等,同时很多社区、乡镇、甚至村屯都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包括美术书法辅导 培训、木雕、根雕、文艺演出、大秧歌广场舞表演。

 洮南市农村文化大院活动主要以小剧团、秧歌队和广场舞队为主,其中小剧团 45 个,秧歌和广场舞队 321 支,每年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开展活动都在 13070 次之多,最少的 乡镇开展活动在 400 次以上,最多的可达 2300 次以上,参与人员可达到 360000 人次。随 着农村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深入,各个乡镇的文化大院活动秉承本域特点,逐步打造当地文 化特色,由单一的文化活动模式,逐步拓展到活动的多样性,从传统的东北大秧歌、二人 转,发展到广场舞、健身操、太极系列、美术、书法、刺绣等文化系列活动,可谓异彩纷 呈,百花齐放。

 三是以“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为契机,丰富广大农民朋友的 业余文化生活 全市每年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 乡”工作。每年完成送书下乡两个周期、送戏下乡 60 场以上、送电影下乡 2544 场,为农 民群众脱贫致富送去精神和物质食粮。

 2.大力培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 一是培训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培养基层文艺骨干,我市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例如 “馆、站、院骨干培训班”、“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文化大院带头人培训班”、 声乐班、美术班、书法班、摄影班、舞蹈班等,大大提高了基层文化队伍业务水平和服务 能力,同时还积极开展“送培训”下乡“种文化”活动,文化馆、艺术团加强对农村小剧 团、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把艺术留在农村,交给农民;文化馆、文化广播总站每年走乡 入村,对乡镇文化大院管理员、小剧团创作人员进行业务、文艺辅导和培训;图书馆每年 要下乡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读书爱好者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农业、科技、文化知识能 力和水平,带动贫困群众智力脱贫;鼓励和支持农民小剧团、文艺爱好者创作符合新时代 精神的文化作品,并为优秀的乡村文化作品和演艺人员提供展示的平台,洮南市正逐渐形 成了一支来自民间、扎根基层、作用突出的乡村文化队伍。

 

推荐访问:申报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材料 材料 振兴 工作汇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