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习2023一号文件《对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感悟(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学习2023一号文件《对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感悟(完整),供大家参考。
学习 3 2023 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3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感悟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也是 21 世纪以来第 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前进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党中央步伐,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切实提高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讲好“破浪征程”的“三农故事”,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擦亮永续发展的“生态底色”,讲好因地制宜的“三农故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赖以发展的根基,想要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党员干部必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立足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优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促进生态宜居、营造良好环境的各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筑牢坚实支撑。同时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着力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取得利在千秋的长远发展,在广大乡村地区 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活产业振兴的“科 技动能”,讲好自主创新的“三农故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具体产业基础情况,积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广泛引进农业科技人员,对当地主导特色产业进行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帮助广大农民朋友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要将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创新运用于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振兴的数字化进程,开辟农村产业发展新业态,不断提升“三农”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发展。
汇聚乘风破浪的“奋斗伟力”,讲好砥砺前行的“三农故事”。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便要发挥好“领头雁”作用,推动各项惠农方针政策的落地开花,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劲头,真正实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确保“三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脚踏实地、担当作为,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最大程度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合力锻造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乘 风破浪的战斗堡垒,保证乡村振兴和新时代“三农”工作顺利稳步推进。
学习 3 2023 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3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感悟 2 月 13 日,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责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就要始终坚持七个基本强基础、四个当天强作风、五支队伍强服务,不断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
坚持“七个基本”强基础,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一切工作落实在基层,落实靠基层,党建工作最核心的区域也在基层,要抓好抓实党建工作,就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分类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坚持 “基本责任、基层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服务、基本保障”七个基本,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立足行业领域特点,分类分层优化指标,配套完善工作流程图,让基层党组织“照图施工”,并建立日常调研、工作调度、跟踪问效机制,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改进,推动基层党组织对标建设、巩固提升,实现做有规范、干有标准、评有依据,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坚持“四个当天”强作风,推动基层干部亲民爱民为民。工作是否落地,关键看执行,重点看作风。以往群众“怨声载道”的莫过于“四风”问题,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四风”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但是不能掉以轻心,要紧盯“四风”老问题防止“死灰复燃”,还要紧盯“四风”新动向、新表现,要坚持用“日常工作,当天事当天毕,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群众办事,当天接当天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上级交办,当天领当天动,重在执行、及时回复;同级协作,当天应当天办,不推不诿,快速主动”四个当天制度,大力整治“佛系”“躺平”等问题,用严格的党内制度强化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形成干事创业良好风气。
坚持“五支队伍”强服务,推动服务基层走深走实走细。党建工作是否落地生根,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建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群众是否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党建 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实惠。因此,要扎实开展好基层党建工作,就要深入总结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基层治理方面精准选派服务队伍的经验,坚持“党员先锋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矛盾纠纷调解队、网格员队、驻村工作队”五支队伍永不走,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让这些队伍扎根基层,用心用情服务群众,真心真意办事解难题,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落地生根。
学习 3 2023 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3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感悟 2 月 13 日,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农,天下之大业也。”各地区要蘸粮食“稳农”、政策“惠农”、科技“强农”之墨,打造新时代下的“富春山居图”,绘好田埂上“向往的生活”。
蘸粮食“稳农”之墨,勾勒“穰穰满家”的线条。一滴滴汗水、一季季收获。2022 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 13731 亿斤、同比增产 74 亿斤,喜获“十九连丰”,实现了以占世界不到 9%的耕地养活了近世界 1/5 的人口,从当年 4 亿人吃不饱到今天 14 亿人的吃得好,粮食生产方向从“量积累”转变为“质提升”,有力交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完美答卷。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明确的目标提示我们,粮食生产须臾不可松懈。各地区要扛起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中央粮食安全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完善粮食安全责任考核、监督考核机制,算好经济账、政治账、长远账,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重大战略,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岁稔年丰。
蘸政策“惠农”之墨,晕染“满地生金”的色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加大加强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农业工作,归根结底是农民工作,只有让农民成为赚钱的职业,农业变为有奔头的产业,乡村才会有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巩固,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不到十年,农民收入便实现了“倍增计划”。2022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0133 元、实际增长 4.2%。政策春风,满地生金。各地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 作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民种植收益保障机制,提升农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农民“两个积极性”,让农民有账算、有钱赚、得实惠。
蘸科技“强农”之墨,描画“现代农业”的纹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性、决定性力量。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会”种地到指尖上轻轻一点的“慧”种地,从选种工作千难万难到科技育种产量翻番,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演变。如今,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2.4%,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 95%。各地区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激发现代农业创新活力,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重点任务,让农民种地用上“金扁担”,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化肥农药零增长、绿色科技染绿田畴,促使更多农民搭上增收致富的科技快车。
热门文章: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心得体会6篇2025-01-12
- 乡村振兴局2024年工作计划多章3篇2025-01-12
- 乡镇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3篇2025-01-11
- 乡村振兴个人学习心得体会整理4篇2025-01-10
- 乡镇征地拆迁工作先进事迹材料3篇2025-01-08
- 在全区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上的发言稿3篇2025-01-07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心得体会8篇2025-01-07
- 实施乡村振兴个人心得体会甄选5篇2025-01-06
- 乡镇机关党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范本4篇2025-01-06
- 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6篇2024-01-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