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12篇

发布时间:2022-02-24 08:05:34 来源:网友投稿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12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1

一本笔记本上,记满了这场“战疫”的“战术”。“一天不做好工作计划,睡觉都不踏实。”丰泽区城东街道泉铁社区党支部书记_笑称,自己是社区“守门人”。

泉铁社区有常住人口1618人,租户210人,作为老党员的_第一时间上了防疫一线。一个防控体系、一张排查网、一张出入证、一个宣传喇叭和一份承诺书……她设置工作网格,动员社区老人协会、小区物业公司、党员自愿者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防控疫情工作。

该社区有5个出入口,实行24小时封闭式管理。年近六旬的_每天在小区出入口露天站岗;为保障居民进出干净、放心,她还制作地毯“消毒池”,放置在小区出入口处,让居民消毒鞋底,并全面铺开社区环境消毒和垃圾清理。

2月8日元宵节当天,_在家做好汤圆,亲自为社区隔离人员送去,并嘱咐他们“趁热吃,保重身体”。湖北冯先生感动地说:“感谢社区干部,虽隔离但不隔爱。”

这段时间,_每天拽着一本笔记本在社区忙碌地穿梭,这是她自制的“工作备忘录”。爱心单位捐赠的防疫物资,巡逻岗的大门需要更换电池、新的通告需要张贴等等,这些都是她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写的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年龄大了,记性不好,所以每天都写在纸上,不然睡觉都不踏实。”_说。她顾不上刚做完手术的母亲,无法兑现一起吃年夜饭的约定。“社区防控一刻都不能放松,我们一定守住阵地,当好社区的‘守门人’。”她说。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2

“我报名!年满70岁以上者应该优先去。没有万一,万一有万一,无牵无挂了!”说这话的是__省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退休医生——__,一位精神矍铄、干劲十足的老党员、老医生。庚子年初一,面对筠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援武汉的号召,他第一个站出来斩钉截铁地如是说道。

由于年事已高,__老同志最终未能实现他驰援武汉一线的心愿,但他没有气馁。他立即发起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抗疫志愿者团队——党员志愿者先锋队,在筠连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奔走在各个社区、乡村积极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得知筠连县真武村一位贫困老人腿脚疼痛、走动十分不便后,__医生和志愿者们立即赶往他家,并自费送上慰问品。临走时,__嘱咐道:“您尽量少受凉、多休息,等疫情过后尽快到社区医院治疗,有啥子不舒服的记得随时联系我们哈。”老人特别感动,连声感谢:“何老师,大过年的,真的很谢谢你们!”像这样走村入户送医上门,__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__,1949年出生,__省筠连县镇舟镇人,中共党员。1968年从卫校毕业后,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志愿到国家最贫困最偏远的筠连县高坪苗族乡卫生院工作,这一干就是40来年。2007年调任筠连镇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主任后,经常有不少高坪乡的苗族同胞们不远百余里,走山路专门到县里来找他看病。他们说:何老师就是能治好病,很舍不得他离开高坪乡!

从医几十年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并始终坚守在最基层、最前线,他把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苗族乡的同胞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使他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尊敬和爱戴!并多次受到省市县乡的表彰和褒奖。

他常说:人要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干才行!退休后的他,并没有选择到北京享儿女们的福,而是继续留在筠连镇社区卫生院,坚守着他的岗位,传播着他的大爱!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3

昨日,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4家医院举行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共有40余名医护人员将赴湖北咸宁进行支援。

昆明市延安医院有5名医生、7名护士,共12人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其中7人是共产党员,3人是高级职称专家,学历方面,5人是博士、硕士学历。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党支部书记周旭是此次昆明市延安医院出征医疗队的队长,也是医院第一个提交请战书的人。“我参加过2003年非典医疗队,积累了相对完整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经验。这次疫情有部分确诊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我去到当地能更好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周旭说。

“昆明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昆明市儿童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启程仪式上,12名队员喊出口号。担任医疗队医师组组长的高瑾说:“我们将在湖北疫情一线,发挥自己的专业医疗特长,全力抗击疫情。”1月29日,昆明市儿童医院经过认真筛选,从几百名自愿报名医护人员中精挑细选出17名医护人员,组成援助湖北医疗队,并对17名队员进行疫情防控方面的专业培训。最终,确定了12名医护人员援鄂名单,其中有4名呼吸科、感染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还有8名护士。

“爸爸加油,注意安全。”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深情的拥抱,是孩子送给张广斌的离别祝福。2月12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副主任医师张广斌将和9名同事赴湖北进行医疗援助。在出征仪式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震介绍,疫情当前,院里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纷纷主动请战支援湖北。最终经过遴选,在符合条件的200多名护理人员和100多名医务人员中,挑选了2名医生和8名护士。

2月11日晚7点,安宁市医共体举行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来自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10名医护人员将作为医共体派出的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咸宁。这支医疗队包括2名医生、8名护理人员,其中党员2人,队员们分别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肾内科等科室。同时,安宁市医共体紧急召开会议,医共体内的云南昆钢医院、安宁市人民医院、安宁市中医医院通力协作组建队伍并筹集物资。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4

“逆行者”这个词最近悄然火了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在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撤离时,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着危险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谁都知道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选择逆行而上。他们与病毒作斗争,他们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用火热的中国心书写着大爱的文字,他们不断地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奋斗在一线的医生,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坚持前方报道的记者,许多滞留武汉的异乡人,甚至还在上学的学生……千千万万人的命运,都在这个新年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关注着手机上的最新消息,一条条来自一线报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数字,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这场巨大漩涡。让人欣慰的是,更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战、报名,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不管是抗击一线还是支援后方,他们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勇敢负责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奔跑着,在死神的世间与时间赛跑;穿梭着,在阳世和阴间抢救生命;坚守着,病毒不退前进的步伐不停;也逆行着,不怕困难病毒不消决不退缩!哪怕前方是万丈悬崖,也要义无反顾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挥着镰刀,也要从容不迫向前跑。责任,他们的肩头,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却也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一流技术团队,在前线努力工作;无数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防疫第一防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正凸显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在努力,我们再努力。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5

__,长武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作为一名法援女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她关心疫情发展,心系同事群众安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牢记职责使命,始终奋战在战“疫”一线,用行动和爱心诠释了基层司法行政人的使命与担当。大疫当前勇担当1月25日,陕西省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26日长武县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一场保护全县18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打响。“彬州发现确诊病例”、“庆阳发现确诊病例”、“平凉发现确诊病例”,周边地区防疫形势告急,长武县疫情防控工作陡然紧张。1月31日,全县党员干部提前结束春节假期,投入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这时,__同志刚做完肝脏手术不到2个月,仍在术后恢复期,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但是她毫不迟疑,第一时间投身防疫第一线。__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困难我自己克服,我是政法战线的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锋在前!”上班第一天,她积极配合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单位疫情防控、入村排查、包抓小区联防等工作。

在每一个小组,她总是主动发挥带班领导作用,周密部署,以身作则。对每一个环节,她总是细之又细,既保证同志们的安全,又确保防控工作出实招、见实效。班内时间她亲自抓援助中心的消杀防控工作,积极为局里防控工作出谋划策;班外时间,她加班加点连轴转,协调联系防疫物资采购、人员调配、联络沟通等工作,有时候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晚上拖着疲累不堪的身体回到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家人心疼她,但也选择无条件的支持她,不管多晚都会为她留盏灯,锅里留着可口的饭菜。谁说女子不如男小区是联防联控的主战场,为了严防疫情输入,__不怕苦不怕累,与同事一道,对单位包抓的宜禄小区实施地毯式排查,两人一组,组包单元,组组肩上有担子,人人心头有责任,挨家挨户询问家庭成员情况,了解外出返长人员轨迹与时段,排除有无疫情。为小区住户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宣传疫情防护相关知识,做到楼不漏户,户不漏人。每天跟小区住户说的最多的就是“多通风、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不聚集”。

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领导带班战全天,往往一站就是十五个小时,干部2人一组四班倒,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对包抓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双证”管理,对出入小区人员逐一核对出入证及身份证,对无证人员坚决禁止出入。配合小区物业对小区楼道、公共场所进行定时消毒。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包抓责任制,坚持电话回访,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心里疏导暖民心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战斗中,不仅包括身体机理的抵抗,还包含内心世界对疫情的反应和耐受。只有身心的平和坚韧,才能有效抗击疫情。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深知此时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您好!我是长武县司法局的__,根据要求,你们需要居家隔离观察14天,在此期间,请你叮嘱家人不要外出,中医院医务人员每天会到你家进行体温检查,生活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购买生活用品请及时跟我联系”这样的电话她每天最少得打6、7次。每到这个时候,同事们总会打趣的说“孟主任,你咋这么兴呀,全小区居家隔离的基本都在你包抓的这两栋楼上哦”而她,总是憨憨的一笑,转身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我乘坐的高铁就只是路过武汉,我又没下车,我啥症状都没有,为啥还要隔离我?”;“老人在楼上住不惯,等不住了,要回老家,你看怎么办”;“给我们买些拨刀面,买些菠菜”;“我娃的作业需要打印,我加你微信,你给我打好送过来,娃上网课急用”......这样的电话她每天都会接到4、5通。家人和同事心疼她,觉得她包抓的这几户重点户怎么这么豪横,单刀直入,甚至是命令式的口吻安排她做这做那,事后甚至连个谢谢都没有。她有时也会发几句牢骚,觉得自己就像个店小二必须无条件的有求必应。但转念一想,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她明白疫情当前,居家隔离人员不免感到焦虑和恐慌,担心自身生命安全的同时又对限制他们人身自由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所以,她总是耐心解答,细心疏导,教大家用科学手段进行疾病防护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方式,照护好自己的内心,学会给自己的内心戴上“口罩”,保护自己的心理不会随便受到干扰或感染,也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最好的防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包抓的那几户居家隔离对象解除隔离后第一时间纷纷打电话给她道谢、致歉......法援惠民不打烊在全力以赴做好小区联防联控工作的同时,面对严峻的疫情,__同志本着“不见面,事能办,保安全”的工作思路,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坚持卫生消杀、电话咨询等疫控措施,齐心协办战疫情,确保法律援助服务群众“不打烊”,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线上为广大人民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服务。2月25日晚小区联防解除后,中心的工作重心从小区联防联控值守转入日常业务办理,目前,疫情虽未消散,但长武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早已步入正轨,截至目前,疫情防控期间共接待群众咨询16人次,代写诉状8份,指导网上立案3人次。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每一个司法行政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努力着,像__这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女将,长武县司法局共有14位,她们上有支部书记,下有基层单位和各股室负责人,她们不是医务人员,到不了救治前线,但她们和大家一起奋战在基层,守在风雪中,守在联防联控的小区门口,坚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一个口罩就是防护的全部,她们牢记职责所在,她们默默无闻,在不同的岗位上,奋发有为、努力工作,巾帼不让须眉,充分展现了现代知识女性刚柔并济的良好品质,为全县司法行政事业尽职尽责,为全面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阻击战而全力以赴!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6

为了守护患者生命,他们与家人主动隔离

这些“白衣战士”,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时值春节,谁不盼望与家人团圆,共进一顿年夜饭?

“亲人们勿念”“不畏惧不退缩”“我是医生”“我们坚守”……除夕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手举这样的纸条,给亲人拜年。

1月31日晚,一张两鬓斑白的医生坐在楼道吃饭的照片出现在朋友圈,令不少网友心疼不已。这位医生名叫朱少华,是江夏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疫情发生后,每天“白+黑”连轴转,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宿舍休息,没有回家吃过一顿饭。31日,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烧了一桌饭菜,煲了汤,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回家吃顿饭。为了安抚家人,朱少华答应了。为避免交叉感染,朱少华到家后,坚持不肯进门,他让家人拿来一高一矮两把凳子,就坐在楼道里吃起饭来。吃完饭,朱少华没有停留片刻,马上离开了家。

“抗击疫情,保卫这座城市,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采访中,很多医护人员都这么说。

来自四面八方的援鄂医疗队,放弃本可以与亲人团圆的春节,不远千里来到这里。

43岁的李连香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副主任,就在几天前,她的父亲刚刚过世,忍着悲痛,她主动报名加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李连香说,对于自己的选择,家人虽然担心,却也支持,只是要瞒着年迈的母亲。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卢毅荣有个“贴心小棉袄”,他来武汉支援后,妻子给他发信息:“女儿每晚都哭着要爸爸,不肯睡觉。”一天晚上他终于抽空和女儿视频时,女儿一直哭着说:“爸爸你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啊?”卢毅荣告诉女儿:“爸爸和很多叔叔阿姨在打怪兽,打完怪兽很快就回来了!”女儿这才放心地去睡觉。他在日记中写道:“是啊,这里有无数的爸爸妈妈在打怪兽,而且,很快就胜利了,真的,很快!”

在武汉,在全国,许许多多“白衣战士”舍小家为大家,直面疫情,英勇奋战。他们决心已定: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祝最美“白衣战士”们平安凯旋!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7

与死神赛跑,他们不眠不休坚守一线

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专科医院,观察区、隔离区、“红区”,这些名词,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但是,武汉市6万名医务人员在繁重工作中坚守岗位,1.5万余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武汉市七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说,自1月22日开诊以来,医院开辟了6个诊室24小时接诊,安排9名医生同时为门诊患者服务,每天平均接诊患者在千人左右。

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护士王源媛,主动请缨成为医院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动作再麻利一点,就能再多诊治一个病人。”防护服穿脱一次需要近半小时,为了将时间全部用在病人身上,她8个小时不吃不喝,护目镜泛满水珠,手汗湿到皮肤发皱。

随着各地“援军”陆续到来,武汉部分医护人员得以暂下火线轮休。

1月28日,听说女儿奋战一个多月后“安全回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感染科护士柴应兰的父亲给医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她们的工作任务重,病房收治危重病人多,她们每天工作时间长!她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每天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连轴工作!这是她们的常态。但是,她们没有胆怯、退缩,她们没有叫苦、叫累,她们时刻都陪伴在患者身边……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她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从四面八方赶来紧急驰援的医护人员,来不及休整,就立刻冲入一线。

1月29日,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施娟美随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按照领队宋栩彬的叮嘱,为了不污染防护服,节省时间,护士们一下车,就立刻剪掉长发。

1月29日零点到4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刘亮协同医生医治4名危重患者。前线医务工作者穿着足足5层厚的衣服,来完成抽血、血气分析、打针等各项护理措施。休息一段时间后,她紧接着上当天16点到20点的排班,“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一切细小的动作都变得如此困难,4个小时没有停歇,汗水早已经湿透衣服。”

到达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才几天,江苏援鄂医疗队队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副主任孙立群已经嗓音沙哑。连日来,她每天上午和本地医生们一起查房,指导制定治疗方案,下午2点才顾得上吃午饭,饭冷了便用开水泡一泡,对付一下。

危险无处不在。“一个斗士倒下了,我们还有无数的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赶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的护士黄艳清,看到一名武汉医生被感染后依然坚强的眼神,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热情抗击疫情,救治病患。连日来,武汉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8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进入攻坚阶段,全国的疫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死亡病例日增长数逐渐减少。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应该以更扎实、更接“地气”的作风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绝不可让形式主义拖了后腿。

多一些统一指挥,少一些重复发文。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注重形式不重实效,很容易出现“精力空耗”现象。现在各地均成立了抗疫指挥机构,对本地区的抗疫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一些地方缺少统筹安排,不同部门各发指令,重复给乡镇、村布置相同或类似的工作,导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干部被无谓的工作消耗了精力。显然,这又是犯了形式主义的病。我们应该提高抗疫指挥机构的统一协调能力,建立更高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将各种数据进行共享,避免因为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协调,欠缺统一部署,导致各发指令、各下任务、重复发文。疫情防控是一场艰巨的阻击战、攻坚战,各个部门应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多一些“跟我上”,少一些“给我上”。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扛着红旗高呼“跟我上”,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身先士卒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多一些“跟我上”,冲锋在前,奋斗在排查一线、宣传前沿、医护主战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履行铮铮誓言;不要只到现场拍拍手、挥挥手,有形式,没主意,压力层层加码转嫁给基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加压,身临一线不后退,从“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到“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不要四处奔波“亮相”“作秀造势”,让基层干部和当地群众难以招架。

多一些物资援助,少一些报送表格。“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广大的基层干部是冲锋在前的突击手、排头兵,各部门必须为基层干部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确保口罩、消毒水等物资能准时按量配送到位,不能让前线的战士“缺枪少弹”,要让他们都有口罩戴,而不是只有口号喊。同时减少重复或不必要表格的填报,避免基层干部的力量被分散,精力被消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实属不易。只有将拖后腿的形式主义从疫情防控中消除掉,广大基层干部才能干字当头,干出样子,干出风采,干出成效。

“飞雪迎春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拒绝形式主义,就一定能战胜疫情,扫去病毒的阴霾。在山花烂漫时,会心一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9

__,长武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作为一名法援女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她关心疫情发展,心系同事群众安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牢记职责使命,始终奋战在战“疫”一线,用行动和爱心诠释了基层司法行政人的使命与担当。大疫当前勇担当1月25日,陕西省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26日长武县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一场保护全县18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打响。“彬州发现确诊病例”、“庆阳发现确诊病例”、“平凉发现确诊病例”,周边地区防疫形势告急,长武县疫情防控工作陡然紧张。1月31日,全县党员干部提前结束春节假期,投入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这时,__同志刚做完肝脏手术不到2个月,仍在术后恢复期,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但是她毫不迟疑,第一时间投身防疫第一线。__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困难我自己克服,我是政法战线的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锋在前!”上班第一天,她积极配合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单位疫情防控、入村排查、包抓小区联防等工作。在每一个小组,她总是主动发挥带班领导作用,周密部署,以身作则。对每一个环节,她总是细之又细,既保证同志们的安全,又确保防控工作出实招、见实效。班内时间她亲自抓援助中心的消杀防控工作,积极为局里防控工作出谋划策;班外时间,她加班加点连轴转,协调联系防疫物资采购、人员调配、联络沟通等工作,有时候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晚上拖着疲累不堪的身体回到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家人心疼她,但也选择无条件的支持她,不管多晚都会为她留盏灯,锅里留着可口的饭菜。谁说女子不如男小区是联防联控的主战场,为了严防疫情输入,__不怕苦不怕累,与同事一道,对单位包抓的宜禄小区实施地毯式排查,两人一组,组包单元,组组肩上有担子,人人心头有责任,挨家挨户询问家庭成员情况,了解外出返长人员轨迹与时段,排除有无疫情。为小区住户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宣传疫情防护相关知识,做到楼不漏户,户不漏人。每天跟小区住户说的最多的就是“多通风、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工作。领导带班战全天,往往一站就是十五个小时,干部2人一组四班倒,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对包抓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双证”管理,对出入小区人员逐一核对出入证及身份证,对无证人员坚决禁止出入。配合小区物业对小区楼道、公共场所进行定时消毒。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包抓责任制,坚持电话回访,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心里疏导暖民心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战斗中,不仅包括身体机理的抵抗,还包含内心世界对疫情的反应和耐受。只有身心的平和坚韧,才能有效抗击疫情。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深知此时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您好!我是长武县司法局的__,根据要求,你们需要居家隔离观察14天,在此期间,请你叮嘱家人不要外出,中医院医务人员每天会到你家进行体温检查,生活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购买生活用品请及时跟我联系”这样的电话她每天最少得打6、7次。每到这个时候,同事们总会打趣的说“孟主任,你咋这么兴呀,全小区居家隔离的基本都在你包抓的这两栋楼上哦”而她,总是憨憨的一笑,转身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我乘坐的高铁就只是路过武汉,我又没下车,我啥症状都没有,为啥还要隔离我?”;“老人在楼上住不惯,等不住了,要回老家,你看怎么办”;“给我们买些拨刀面,买些菠菜”;“我娃的作业需要打印,我加你微信,你给我打好送过来,娃上网课急用”......这样的电话她每天都会接到4、5通。家人和同事心疼她,觉得她包抓的这几户重点户怎么这么豪横,单刀直入,甚至是命令式的口吻安排她做这做那,事后甚至连个谢谢都没有。她有时也会发几句牢骚,觉得自己就像个店小二必须无条件的有求必应。但转念一想,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明白疫情当前,居家隔离人员不免感到焦虑和恐慌,担心自身生命安全的同时又对限制他们人身自由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所以,她总是耐心解答,细心疏导,教大家用科学手段进行疾病防护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方式,照护好自己的内心,学会给自己的内心戴上“口罩”,保护自己的心理不会随便受到干扰或感染,也是对新型冠状病毒最好的防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包抓的那几户居家隔离对象解除隔离后第一时间纷纷打电话给她道谢、致歉......法援惠民不打烊在全力以赴做好小区联防联控工作的同时,面对严峻的疫情,__同志本着“不见面,事能办,保安全”的工作思路,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坚持卫生消杀、电话咨询等疫控措施,齐心协办战疫情,确保法律援助服务群众“不打烊”,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24小时开通,线上为广大人民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服务。2月25日晚小区联防解除后,中心的工作重心从小区联防联控值守转入日常业务办理,目前,疫情虽未消散,但长武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早已步入正轨,截至目前,疫情防控期间共接待群众咨询16人次,代写诉状8份,指导网上立案3人次。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每一个司法行政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努力着,像__这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女将,长武县司法局共有14位,她们上有支部书记,下有基层单位和各股室负责人,她们不是医务人员,到不了救治前线,但她们和大家一起奋战在基层,守在风雪中,守在联防联控的小区门口,坚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一个口罩就是防护的全部,她们牢记职责所在,她们默默无闻,在不同的岗位上,奋发有为、努力工作,巾帼不让须眉,充分展现了现代知识女性刚柔并济的良好品质,为全县司法行政事业尽职尽责,为全面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阻击战而全力以赴!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10

白天要摸排情况、走访等,晚上要值班,“只想回家洗个热水澡,换身衣服。”这是_连续在一线奋战数十天最大的愿望,从26号接到疫情防控通知至今,他一天都没有休息,和村干部、党员、网格员们24小时开展卡点疫情排查防控,他把自己的班排的满满当当,因为条件原因,夜里值班冻得瑟瑟发抖,不敢合眼休息以免着凉,他知道自己站在一线身体不能垮,由于回家次数少,有时候都到后半夜,身体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回到家也是倒头就睡,洗个热水澡成了他的心愿。

_是_镇_村的党总支书记,扎根基层农村34年,还有两年就退休的他仍然在自己的岗位敬业奉献,不时被老伴唠叨几句:“你个老头子,都快退休了,折腾个啥,该歇歇的时候就歇歇,别总是第一个往前冲。”_却总是笑嘻嘻的回答:“我还年轻着呢,趁着干的动的时候就多干,我是党员,又是支书,我不带头怎么行?”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总是会看到_坚守一线,村里的各种疫情防控工作他都要提前安排布置好,巡查路口关卡值班情况、上门劝阻麻将馆、农家乐暂停营业等工作他都亲力亲为。

面对这次疫情,_不但在村里的大喇叭进行宣传号召,更是安排村干部、党员、网格员、保洁员骑电动车用喇叭到农户家门口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作为海安市百姓名嘴,他总是走在理论宣讲的一线,面对这次疫情,_自编了快板《众志成城抗疫情》,在全镇10个行政村的喇叭里循环播放,宣传效果明显。

_得知_村1组有母女二人在武汉工作,于1月20日回家过年,第一时间上门与其沟通、劝说,让其配合工作,不出门,每天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上门给他们量体温,帮他们购买时蔬等家庭必需品,如此细微的关爱让母女二人感受到党对他们的关爱,目前母女两人已解除隔离。_说:“虽然她们从武汉回来,但隔离不隔爱。”

在走访中_得知有村民准备给孩子办婚事,而这户人家跟自己家有亲戚关系,因为特殊时期思来想去只能自己去说服。最初这户村民并不同意,因为这次婚宴全部准备好了,亲戚也都通知到位了,_说明了疫情的情况,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村民终于同意取消这次婚宴。

作为农村党总支书记,这些天_始终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他的心中装着的是群众的安危,他匆忙的脚步和奔赴一线的背影给年轻干部树立榜样,身体力行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当好百姓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11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逐步蔓延的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更加有效地减少风险隐患,松溪县自2月5日起实行交通管制,考虑到群众不便出门接触大量人群的特殊性质,为确保村民的健康和民生供给,马坪村党支部书记_同志当起了“快递小哥”。

“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要待在家里,一定不要出门,不能扎堆聚集啊,我每天都会在村里值班值守,你们有什么需要,缺什么菜和日用品就跟我说,我到城里去给你们买......”。这是_同志在村里走访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为村民提供上门配送服务,通过主动作为,切断传播途径,全力防控疫情。

2月6日,武汉返乡人员_拨通了_同志的电话,把急需买菜的情况告诉了他,胡书记当场就给了肯定的回复,第一时间到乡里办理通行证到县城采购并送货上门。

2月8日,正值元宵节。_同志接到群众来电,“胡书记,你好,我是陈香富,家里面需要购买些生活用品,但是现在交通管制,进不了城,想请你帮忙买一下可以吗?”

2月17日,_同志又接到了村民的来电,“胡书记,我父亲患有高血压,需长期服药,现在家里剩的药只够吃两天了,能麻烦您帮忙买一下吗?”

……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交通管制期间,原来穿行在大街小巷真正的快递员少了,但是“快递小哥”的身影还是随处可见。_同志每天都能接到类似的电话,只要对方有需求,一个电话,小到一包盐、一瓶酱油一瓶醋、一袋纸、一盒药,大到一袋大米、一桶油、一罐煤气,无论大小,都会亲自开车到县城帮忙采购回去并安排送货上门。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感受到马坪村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安心、放心、开心的渡过疫情。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篇12

重症监护室新婚护士黄艳清:

缺医护人员 我义不容辞

“当我说要报名去参加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时,他不太相信。”黄艳清回忆,丈夫看到了她的决心,没有多劝,支持她的决定,虽然眼神里流露出许多不舍。

黄艳清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目前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护理着30多名确诊患者,其中绝大多数病情较重。

“我瞒着公公婆婆,说自己科室紧急加班,赶紧收拾行李就出发了。”黄艳清说,“后来婆婆知道我去武汉了,一直在担心我的安全。”

出征时,黄艳清结婚才20多天。她和丈夫本来打算春节期间休婚假,去云南度蜜月。“旅游的路线,我和老公计划了好久,只能以后再去。现在来了武汉,我们通过微信视频缓解思念。”黄艳清说。

疫情发生后,急缺医护人员。我本来就是学医的,去武汉支援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当朋友问她为什么新婚后就来武汉时,她如此回答。

黄艳清每天在重症监护室里事无巨细地照顾患者:为患者翻身,戴着3层手套给患者打针采血,为病房打扫消毒……黄艳清与很多来支援的护士姐妹一样,在家里有亲人的宠爱照顾,但在武汉,她变成了英勇的战士。

“把整套防护装备穿戴好那一刻,感觉喘不过气,需要使劲呼吸。”不久前,黄艳清收到了一批黄色防护服。她穿上后去病房,坚持了20分钟,实在受不了。在走廊上调整了10分钟,她咬牙回到病房,一直坚持到下班。

每天面对那么多确诊患者,难道不害怕吗?

黄艳清在日记里写道:当我亲眼看到一名医生不慎被感染住进了金银潭医院5楼监护室时,我还是忍不住心疼。但我看到他毫不畏惧的眼神,心里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还有无数斗士冲锋在前,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

推荐访问:抗击 肺炎 疫情 抗击新冠肺炎志愿者 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事迹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证书 新冠肺炎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 新冠肺炎防疫先进个人 志愿者新冠肺炎抗疫个人工作总结 表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事迹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