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不忘初心 >

XX年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课两篇

发布时间:2022-03-07 21:07:46 来源:网友投稿
XX年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课两篇

篇一: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7个春秋,让我们重温历史,感受一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所有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1921年算起,至今97年。97年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1年至1949年,28年。28年的丰功伟绩,通俗而简单地讲是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科学地讲叫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具体一点讲,就是领导全国人民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蒋介石反动派,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这个阶段是最艰苦的阶段,主要任务就是打战,浴血奋战,在战争中发展和壮大。

  中国共产成立之初,全国只有51个党员,没有军队,没有资金,没有地盘。就是这样一个党,竟然提出了自己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起初与国民党合作。遭受国民党屠杀之后,自己创建军队,创建根据地,创建工农政权,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保存了革命实力。日本入侵中国后,再一次与蒋介石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动员人民群众发明了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麻雀战,坚持打游击战、持久战。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中国人民斗志,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坚持八年,抗战胜利。日寇投降后,力主建立联合政府,实现国内和平。但是蒋介石假谈真打,发动了内战。共产党针锋相对,依然是小米加步枪,用三年时间打败了国民党武装到牙齿的800万军队,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29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设社会主义。首先是治理战争创伤,稳定社会秩序。接着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在此基础上,工业上实行公私合营,农业上大办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逐步建立起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搞大跃进、总路线,大炼钢铁,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学大寨,搞文化大革命。

  这个阶段比起战争阶段好像容易一些,其实也不简单。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国内外敌人都认为,共产党打战能行,搞建设不行,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蒋介石逃往台湾的时候,把很多黄金白银运走,把许多重要人才带走,把国内的工厂、机械、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全部炸毁,他们满以为给共产党留下一个烂摊子,又安插了许多特务搞破坏,让共产党没法收拾,叫嚣“没有把共产党打死,要叫共产党饿死”。结果是,共产党不仅没有被饿死,还活得很好。并且领导全国人民与天斗,与地斗,与暗藏的阶级敌人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描绘出锦绣蓝图。这个阶段,党虽然犯了严重错误,但成绩仍然是主要的,破除了旧秩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摸索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让后人懂得了哪些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不能干的停下来就是进步。这才有了后边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就是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开始的。

  第三阶段,从1978年开始至今,40年了,叫做改革开放阶段。这一阶段大家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了,不多讲。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明确,改革开放主要改了哪些。一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打破了僵化的思想牢笼,转变了全国人民的观念,从封闭保守中走了出来,接受了改革开放;三是把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四是把闭关自守改为门户大开,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五是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所有这些,合起来叫做建立了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拓出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出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起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绩最为显著的阶段。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政治上打消了许多人“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 的担忧,挖出的大老虎比战争中牺牲的高中级将领还多,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优势,从严治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经济上一直是高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生水平显著提高,消灭了绝对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科技水平跨越式提升,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威震世界;人民军队和国防力量显著增强,敢于理直气壮地向一切挑衅者说“不”,挫败了日本在钓鱼岛的阴谋,挫败了美国制造的贸易摩擦;外交关系大为改善,国际地位大为提高,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建立了世界命运共同体,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中心,对全世界的影响力大为增强,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看中国的眼色行事。

  看到我们党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共产党的顽强生命力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有力保障,十九大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详尽指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发展现代农业。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全体村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篇二: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中央规定的必读篇目和文件,并按照“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要求,逐篇逐章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等规定书目,深受教育和启迪。今天,我想围绕守初心、担使命这个主题,谈一些个人的体会和认识,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5月31日召开的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再次向全党郑重作以重申。同时他还多次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深入思考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我理解,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的问题,归根结蒂就是能否切切实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问题。因此,我体会,我们党员干部要做到守初心、担使命,需要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守初心、担使命,必须内心尊重群众

  “内心尊重谁”的问题,是一个认识问题和态度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古人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几千年来,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到孔子的“爱民”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都充分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列宁曾经把人民群众比作大海,而把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比作沧海一粟;斯大林把人民群众比作大地母亲,把布尔什维克党比作安泰。电视剧《江山》主题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回顾中国革命历史,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我们党98年的历史经验表明:不想群众,就会失去人心;只想自己,必然会被人民抛弃。只有始终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带头为民谋利,才能不断增进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鱼水之情,始终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走在历史潮流的前列。

  天地之间有杆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盘的星。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首先要内心尊重群众,从思想深处树牢“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观点,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拜人民群众为师。打掉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官气”,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在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寻找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要自觉把群众当作主考官和阅卷人,欢迎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挑刺”、“拍砖”、“找茬”,尤其是要特别珍视“不同意见”中的“真理颗粒”,真正把群众的监督变成自查反省的“镜子”、砥砺奋进的“鞭子”。(这里可以列举调研中掌握的具体事例作以说明)

  二、守初心、担使命,必须脑中装着群众

  “脑中装着谁”的问题,是一个思想感情问题和立场站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在《百字箴》中有这样一段话:“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其意就是告诫人们,吃每一顿饭、穿每一件衣心里都要想到老百姓的劳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他对人民满腔热情,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上任之后,他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56年前,焦裕禄同志亲手种下的一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棵树始终矗立在那里,带给人们一片绿荫,也活在百姓心中,大家亲切地称它“焦桐”。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如果不顾老百姓的饥寒冷暖、安危疾苦,就必然会失掉人心,最终都难以逃脱被推翻和抛弃的命运。


 

推荐访问:初心 党课 不忘

相关文章:

Top